一篇长文,揭开了肿瘤治疗乱象的一幕。
4月18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张煜在网络上发布长文《写给我挚爱的国家和众多的肿瘤患者及家属——请与我一起呼吁,请求国家尽早设立医疗红线,遏制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医疗行为》。
指控在去年10月20日就发出,张煜在社交网络平台怒斥上海某三甲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陆巍对患者“肆无忌惮”,但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半年后的2021年4月2日,张煜在谈及“不良医疗现象”时,再次点名陆巍,称在他蓄意诱骗治疗下,有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家属还欠下10多万债务。
4月18日,张煜再次发此文,虽很快被自行删除,但这一次不仅媒体纷纷聚焦,国家卫健委也“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对有关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5月28日,上海市卫健委公布对涉事医生陆巍以及企业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处罚,但事情似乎并未就此结束。
该事件中,陆巍曾诊治过的患者之一名为马进仓,据新京报报道,马进仓女儿抵达上海新华医院封存其父病历,并准备针对NK治疗一事报警,但官方尚未对此公布最新进展;同时,陆巍是否诱导其另外两名患者——张有林的母亲和舅舅患者接受在中国尚未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的NK疗法,也正被媒体聚焦。对此,国家卫健委也表示高度关注。
是否“滥用”抗肿瘤药物?
张煜在文章中提到了7条肿瘤治疗乱象的“临床实例”,并分析了这些现象的原因——缺乏监管、部分医生的无知和贪婪、及作为弱势群体的患者信息不对称。文末,这位医生还提到了对该乱象的解决方案——“国家通过各种方式设立红线并严格监督执行”。
文章发布后很快被张煜删除,但仍吸引了从民间到官方的大量关注,4月19日新华社每日电讯发布评论文章《医生揭肿瘤治疗黑幕后,删了帖子但删不了问题》。
而来自医生同行的不同声音格外引人注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晓东发微博评论:“标题有点狠,容易被百姓误解,这些乱象不是医生的问题,是社会和管理的责任,总体可信度和我的支持度90%。”
根据陆巍的讲述,在青海这对胃癌患者姐弟去世后,姐姐(马秀兰)的儿子给他发了封感谢信,力挺他是一位好医生,但弟弟(马进仓)的女儿却对他做出了严重指控。这让整个事件陷入了罗生门。
与此同时,4月19,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立即组织对有关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国家卫健委将持续推进肿瘤诊疗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体系,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着力提升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在4月27日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医政医管局焦雅辉局长在回答记者关于“马进仓肿瘤治疗事件”的提问中表示,经过专家和同行进行评议,认为整个治疗过程当中,治疗的原则基本符合规范。
抗肿瘤药物“滥用”的根源是什么?
在张煜看来,那些明显违背肿瘤治疗基本原则的疗法均导致患者花费大幅度增加,甚至有部分患者因此死亡。究其原因,抗肿瘤药物“滥用”的根源,往往是医生专业知识不足,或是经济利益所致。
对于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现象,2020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药剂科主任刘涛曾向《健康时报》表示,“在恶性肿瘤疾病治疗领域,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主要的原因确实是这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发展的速度相当迅速,而药品说明书的更新明显滞后于临床实践的发展。超说明书用药亦即‘药品未注册用法’,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证、给药剂量、适应人群、给药途径等用法,不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之内。”
根据加新坡一项系统性研究看来,抗肿瘤药超适应证使用的部分原因,来自临床指南更新的延时,以及缺少足够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决断。7%-31%的超适应证用药,缺乏相关癌症诊疗指南或药理学支持。即一种药物在不同环境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获益-风险曲线。举例而言,贝伐珠单抗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已经取得疗效,但在辅助化疗基础上加入贝伐珠单抗,不会给结直肠癌患者带来额外的生存获益。
张煜曾在社交网络平台提到了自己劝阻了一位月收入仅3000元且已卖房卖地倾尽家财的父亲,采用一种每月多花费数万,却只能将女儿的中位生存期延长两个多月的疗法。因为他认为,也许女儿能多活两个月,但父亲“都不知道以后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寿命都能可能减少好几年”。
4月14日,《八点健闻》采访了4月初被张煜指为“诱骗治疗”的当事医生陆巍本人。陆提到,患者罹患的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生存周期远低于普通胃癌的罕见胃癌,并没有规范的诊疗指南可以遵循。陆还指出了诊疗方案中几种被指为“滥用药物”的贵价药也只是“和医生经验有关、约定俗成的超适应证用药,并没有经过大量人群验证,没有写进说明书”。
是否存在不当利益交换?
“肿瘤治疗乱象事件”中,陆巍诊治过的患者,除了马进仓之外,还有张有林的母亲和舅舅。
2020年8月,张有林的母亲和舅舅在上海治疗胃癌期间,到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接受了NK细胞免疫疗法,共花费15万元。
今年4月9日,张有林到母亲曾经接受治疗的那家医院办理医保报销手续时,接到了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一位男性工作人员的电话。
据“医学界”报道,“他问我在哪里,我说在医院,他说过来把钱退给我,我问退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的,他说两个人的都退。”张有林在电话中说。
收到对方带来的15万元的现金后,张有林给对方写了个收据,并把此前治疗时对方开具的票据还给了对方,但只还了7.5万元的票据,另外的票据在他表妹那里。
对此,国家卫健委表示高度关注。 至于反映的如基因测序、基因检测、NK细胞治疗的问题,国家卫健委也已要求上海市卫健委调查,如果发现有利益交换和利益输送的违法违规情况,绝不护短、绝不回避,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半个多月后,在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该事件当事人之一张煜医生再次发声,请求卫健委给予机会,让他和专家团对陆巍医生事件进行辩论,并且最好在全国媒体公开进行。他在文中表示,所有发言均是他作为中国一名普通医生的个人行为,与他所在医院——北医三院无关。对于这次发声原因,他写道:“忍无可忍,必须发声。”
陆巍和涉事企业被处罚
如今,上述事件还在进一步升级发酵。
据新京报报道,5月8日,陆巍曾诊治过的患者马进仓女儿面对采访时表示,想了解卫健委评议标准。8日11时,她抵达上海新华医院封存其父病历,并准备针对NK治疗一事报警。
5月28日,上海市卫健委监督所公布对于陆巍医生的处罚结果,即警告并暂停执业6个月,罚款三万元。处罚事由是未按规定告知患者替代方案等信息、未按规定填写保管或补记抢救病历等。对于陆巍是否过度医疗、是否与相关机构存在利益关系没有提及。监督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是否继续调查、如何调查,会听从上海市卫健委的安排。
此外,上海长宁区卫健委官网公布了对于涉事公司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处罚结果。该公司因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没收违法所得15万元,罚款人民币150万元,罚没款合计165万元。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发布会上表示,有关在基因检测、NK细胞治疗方面是否存在不当的利益交换,请上海市卫健委再进行调查,其结果有待公布。记者 于娜 见习记者 郭怡琳 北京报道
上述事件后续进展如何,《华夏时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