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  正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知识产权变“知识产钱”

评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但是,科研成果转化在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却是一个难题,不少难点和堵点正是因产权保护而生。

如何让知识产权变“知识产钱”?不少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拿捏好平衡至关重要——既需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也要平衡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影响创新。

更好提升转化率,“密码”是共享

提升专利质量,从知识产权到“知识产钱”,必然离不开成果转化。但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目前不到3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

唤醒海量科技成果资源,还有哪些工作可以做?不少学者认为,高校是知识产权的聚合地。尤其是一些高价值专利拥有量处于全市前列的高校理应先试先行。

有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及一点:更好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须打通高校和市场之间的链条,解决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不想转”和“不能转”的问题。

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近三年,该校许可合同154项,合同额超11亿元,许可合同额在全国高校院所中名列前茅。不久前,学校还获得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评选的“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运用奖)”。

这份“成绩单”背后蕴藏怎样的转化“密码”?华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海峰言简意赅:共享是关键。“多年来,学校勇于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政策突破,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理念,以‘许可’为主要形式的知识产权运用机制,通过与合作企业共享权利及收益,促进知识产权的运用与科技成果的推广。”

“在大学里,教授为数众多,但工程化人才却很少。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企业工程化力量,推动技术的完善。”按照刘海峰的看法,要更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共享”的范畴还可以扩大。高校的技术不该局限于为少数几家企业服务,而应为整个国家行业的技术服务。

过度保护,也是对创新的一种“伤害”

“知识产权对企业最大的价值,就是科创板上市。”在日前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一场知识产权论坛上,一位专家的发言也让同行们印象深刻。不过,在后续的讨论中,也有学者指出,知识产权在成为企业科创板上市重要参考依据的同时,往往也是压倒拟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统计显示,2020年科创板终止上市的企业共41家,其中20家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加强保护和严格保护,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基调。但与此同时,也要把握好保护的尺度。”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孔祥俊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两面性,须把握权利保护和公有领域两者的关系。他进一步解释说,所有创新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公有领域免费使用的知识,对整个社会的创新至关重要。知识产权保护过度同样也会损害创新。

比如,在美国,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非常高,专利保护本身就给创新带来极大负担。不少中小企业也因为担心过高的诉讼成本而不愿创新。孔祥俊认为,“度”的把握有阶段性特征,体现阶段性需求,归根结底以有利于促进创新和发展为根本判断标准。

毋庸置疑,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知识产权的高效运用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专利都应该运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相比泛滥注水的专利,我们更呼唤高质量的专利保护。

标签: 第一动力 知识产权 知识产钱 保护创新

今日热点

热点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邮箱:5855973@qq.com

联系我们| 中国品牌网 | 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营业执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