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越来越重视体检,以及媒体的相关报道,“颈动脉斑块”这个新名词反复出现在公众视野,并且常常与“脑卒中”形影不离,以至于谈斑块色变者大有人在。
通常认为,动脉长斑块是人体自然衰老的表现之一,就如同年纪大了长白头发一样,不过,近年来颈动脉斑块人群的日益年轻化、带“斑”人群日益庞大,让人们不得不正视这个健康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颈动脉斑块人群超过1.2亿,由此埋下的健康隐患不容小觑。到底什么是颈动脉斑块,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处理?
有了颈动脉斑块,就一定会脱落?
(资料图)
恰如自来水管道年久生锈,人体的血管尤其是动脉,年久也会生锈,我们可以把动脉的“锈斑”称作“动脉斑块”。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也是人体血管衰老的标志。人体的动脉系统是一个整体,四通八达,因此斑块可生长在全身动脉系统的各个部位,生长在颈动脉内的就是颈动脉斑块。所以,绝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会伴存颈动脉斑块。
既然这样,颈动脉斑块就是安全无害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在门诊经常会碰到体检查出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他们往往非常紧张,认为一旦有了颈动脉斑块就会脱落栓塞导致脑梗。真相是否如此可怕?有了颈动脉斑块,就一定会脱落?这其实得分情况而论。
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人群,身体健康者,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数毫米的颈动脉斑块,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危害。
那么,什么样的颈动脉斑块需要拉起警报呢?这三类人群要注意:
一是合并“三高”的患者。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本身是动脉斑块的重要诱因,尤其是高血脂的患者,动脉斑块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质沉积。
二是生活饮食习惯不佳者。比如缺乏锻炼、肥胖、喜食高油高脂肪食物、抽烟等,这些不良嗜好会加速颈动脉斑块的生长。
三是年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我们时常会遇见30岁至40岁左右的颈动脉斑块患者,他们被视为“动脉硬化”的年轻化群体,往往伴有动脉疾病的遗传因素,其颈动脉斑块的发展可能快于常人,需要额外重视。
现实生活中,这三种情况往往合并存在,多种高危因素互相影响。
颈动脉斑块会产生哪些恶性后果?
“自来水管的铁锈可以清洗,颈动脉斑块可以清除吗?”很多患者给临床医生及医学研究者提出了很好的课题。医学家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地消除斑块。可惜的是,目前大部分的颈动脉斑块无法有效清除,有临床研究报道,只有早期的微小斑块可通过较强的药物降脂治疗得到逆转。
既然颈动脉斑块清除不了,只能任由发展吗?当然不是。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一旦查出颈动脉斑块,就必须高度重视,积极筛查高危因素与基础疾病,同时对饮食、生活习惯加以关注。
当颈动脉斑块持续地生长,足以明显突出到颈动脉管腔,会导致颈动脉狭窄,严重的可堵塞颈动脉导致大脑血供障碍。
此外,巨大的颈动脉斑块会破裂出血,脱落物顺着血流栓塞颅内动脉,导致远端脑组织急性缺血,称为缺血性脑卒中。这是颈动脉斑块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因颈动脉斑块相关的颈动脉狭窄占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的30%-50%,所以,颈动脉斑块当仁不让地被称为大脑的隐形杀手!
长了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既然颈动脉斑块危害巨大,是不是只要有了颈动脉斑块就要手术取掉呢?这是我们最常被问及的问题之一。其实,虽然颈动脉斑块危害性大,但也不必过分紧张。处理应对上,同样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对老年的颈动脉斑块患者,他们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很多还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对这些患者,我们建议加强监测,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同时加以药物治疗。
二是年轻的患者。这类患者出现颈动脉斑块的时间提前了,为此,我们建议半年到一年随访观察,严格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戒烟限酒,尽量通过非药物方式控制稳定斑块。但对于伴有“三高”等代谢疾病的,还是需要积极药物控制。
三是相对健康的颈动脉斑块者。他们没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健康,无并存疾病。对这类人群,我们建议首先随访观察,如果长时间监测发现颈动脉斑块无明显变化,则无需特殊干预。如果发现斑块持续增长,尽管无基础疾病,也建议早期药物治疗。
颈动脉斑块监测的经济有效手段是颈动脉彩超,经典的药物治疗首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控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
如果通过各种方式,颈动脉斑块仍然无法有效控制,甚至发现时已经是颈动脉狭窄,达到手术指征的,就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了。当颈动脉斑块进展导致颈动脉70%以上的狭窄,即使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如脑梗等,也需要手术治疗。又或者虽然没有达到7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但已经发生斑块脱落、脑梗的现象,也需要积极的手术治疗清除或稳定斑块。
最后,要反复强调的是,颈动脉斑块不可怕。定期规律检查、随访,让动脉斑块得到动态的监督、有效的管理、适时适当的干预,使这些“不定时炸弹”变成“哑弹”,即可实现动脉长斑块而人体不生病。
(作者均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医生,柏骏为副主任医师,曲乐丰为主任医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