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摇着轮椅上北大》是一部轰动全国的长篇报告文学。作者李春雷以诗意而细腻的笔触,讲述了梦想成为舞蹈演员的河北女孩郭晖因意外高位截瘫后,怀着永不言弃的精神,最终成为北大建校百年以来第一位残疾女博士的励志故事。郭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毅力,诠释了苦难和命运对于强者的意义,向一代代青少年传递了直面挫折的勇气。
【资料图】
■吴玫
高考前夕,我重读了李春雷先生的纪实作品《摇着轮椅上北大》。记得该书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后,不到一年,又有了一个新版本——光明日报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摇着轮椅上北大》。与读者见面不到一年,便又重版,原因不难猜测,亦即《摇着轮椅上北大》一书的主角郭晖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读者。
那年,我还在上海一家读者对象为中学生的媒体工作,主管的高考周刊面向的又是高三学生。那个夏季,一册《摇着轮椅上北大》在手,我都等不到新学年开学,便在报纸的暑期阅读版向即将高三的学生,推荐了这本书。
高三年级,是一个孩子12年中小学学习历程中最重要、最艰苦、最需要得到鼓励的一年。对即将跨入高三的他们而言,还有哪本书能比《摇着轮椅上北大》更能激励他们的?
郭晖的励志故事:学而不倦且学而不厌
1970年,郭晖出生在河北邯郸,父母均为一所高校的职工。家境不错,父母又非常鼓励自己的女儿敢于梦想,那时的郭晖,一门心思想当舞蹈演员。1981年的春天,还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郭晖跳远时不小心崴到了左腿膝盖,一个月后伤处非但没有痊愈,还变得红肿、发热起来。父母带着郭晖四处求医,但收效甚微。1983年10月,郭晖告诉妈妈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双腿,随即,妈妈发现女儿开始大小便失禁。郭晖被诊断为胸椎的很大一部分被结核菌感染。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就此永远地瘫痪,郭晖的父母带着女儿到湖南、北京等地拜见名医,但两次开胸手术后没能缓解郭晖的病情,除了头颅和双臂外,她全身上下没有知觉,只能僵硬地仰躺在床上,不能侧身,不能翻身,更别提坐起来了。胸部以下截瘫导致肺活量不大,极容易引发呼吸系统全面感染,大小便失禁导致排尿不尽,极容易危及肾脏,大小便失禁以及瘫痪在床又极容易患上褥疮。这三种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能摧毁一个成年病人的生活勇气,何况,郭晖还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
从一个健康的小姑娘,变成只有头颅和双臂能动弹的病人,郭晖这一令人潸然的悲剧,当然不是我向读者推荐《摇着轮椅上北大》的理由。该书最让我激动不已的,是郭晖在回答“你怎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学习欲望”这一问题时说的话。郭晖说:“我学习的乐趣源自疾病的痛苦。当你吃了一种苦后,才知道学习的甜。这是一种对比,正是疾病的痛苦,才让我感到了学习的快乐。”
当然,对身心健康、只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负责的高三学生来说,郭晖的那番话他们可能难以感同身受,那么,李春雷先生以他感情丰沛的文字记录郭晖以小学都没毕业的学历、考上北京大学英语语言专业博士的艰难历程,一定能鞭策在复习迎考中遇到瓶颈的高考生。
又到六月高考季,尤其是收到旧日同事推送给我的高考周刊电子刊后,我会忆及那一年又一年陪伴高三学生度过的岁月,自然就又想到了《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我猛然意识到,李春雷先生所记,是郭晖的前半生,亦即《摇着轮椅上北大》只写到了郭晖考上了北京大学英语语言专业的博士。郭晖在北大的学习生活顺利吗?从北大毕业以后,郭晖的职业生涯如意吗?尤其是,关于读书和学习,郭晖的故事有没有更新?
虽然是自学成才,郭晖的基本功却非常扎实。她希望自己翻译的英诗韵律更讲究,在读博期间又自学了拉丁语和古希腊语,如此学有余力,郭晖拿到北大博士学位,水到渠成。从北大毕业以后,郭晖回到家乡到河北工程大学任教。
十三四岁就瘫痪、靠还能自主的双臂举着书阅读、举着笔写字开始继续小学课程的郭晖,不仅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生命关,还将疾病之痛转化为学习之乐,竟把自己送进了北京大学,残疾人郭晖创造了奇迹!哪怕郭晖没有经受过被李春雷先生写进书里的疾病之苦,亦即郭晖是一个健全之人,北大博士毕业证书在手,她也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了,但郭晖觉得,学海无涯,2013年获得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的机会后,她再一次“苦作舟”出发去了美国。
到了哈佛,已经掌握了五门外语的郭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山外有山。古英语、玄派诗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等一些在国内没有听说过的课程,都让郭晖着迷。哈佛的课堂,教授当然是全英文讲课,但这难不倒郭晖,预习、复习、不懂就问,成了郭晖在哈佛的学习秘籍。专业课,郭晖去听,非专业课,只要感兴趣郭晖还是去听;还有时间就去图书馆。不明就里的同学觉得疑惑:郭晖的学习时间为什么比别人多?一天24小时,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郭晖把别人用作娱乐的时间全挪用来学习了,有时,甚至连吃饭的时间也省了。
不懂得郭晖的,谓郭晖何必这么玩命;懂得郭晖的,劝郭晖“学得够多的了,可以歇歇了”。郭晖是怎么回答朋友们的关爱的?她说,在哈佛的学习,让她更加看清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世界水平的距离。在哈佛的20个月,越学越让她感觉,自己不是学得够多了,而是学得很不够。
攀登知识高峰:站在最高处仰望星空
正是郭晖的这番话,让我觉得《摇着轮椅上北大》值得再次推荐。假如说,李春雷先生记录的郭晖,能激励正站在人生关键十字路口的高考生勇于接受祖国挑选的话,那么,从北大毕业以后郭晖的故事,则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
躺平,是今天使用频度较高的一个词。被这个词覆盖的社会现象,也在触动中学生。我所接触到的高三学生中,也有人迷茫地问道:为了毕业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就必须拼尽全力地考上一所好大学?这一句自问自答,对,也不对,因为,大学毕业文凭的确是得到一份职业的敲门砖,但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奋斗去敲开一所大学的门,绝不仅仅为了求取一份好职业;大学,能提供给我们观世界的大平台。
就像郭晖,被残疾的躯体困在陋室后,如若不是书本知识让她的“前半生”有所寄托,她“摇着轮椅上北大”还有可能吗?进了北京大学,成为最优秀老师的学生、与最好学的同学为伍,还能阅览北大丰富的藏书,这让一路走来只有父母和书本陪伴的郭晖觉悟到,大学给予她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观察世界的眼光和胸襟。至于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的20个月,更让她产生了“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回国后的郭晖之所以能不顾身体情况频频在学校开设新课程、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是因为她到过距离星空最近的高处,体会过那里的风景有多优美。
郭晖,尤其是她从北大毕业以后所做的一切都在证明,我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不断向上,直至迈入高等学府,当然是为了攀登知识高峰,但更为了能帮助自己在仰望星空时能将那里的万千气象,看得更加真切,从而心中涌动起奋力前行的动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