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言论与公众的感觉相差越来越远,真的不知道大家是否在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因为经常你会看到专家让公众惊讶到“掉了一地”。
最近,浙江大学资深教授李实提出每个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基本上就达到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而且他还认为,我们使用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实际上是高于世界银行为发展中国家划定的标准。
(资料图)
此言论一出就上了热搜,不是人们认同专家的结论,而是质疑专家的结论为什么永远与百姓的感受差距十万八千里?
实际上,专家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结论是混淆了这一概念的本质内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明确中等收入群体到底应该是什么标准:
首先,中等收入群体本质是什么?我们对中等收入群体的误判到底出在哪里?
中等收入群体既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更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实际上从概论上是非常明确的,经济内涵上包括一定的收入水平,社会学内涵 上则是指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内涵。也就是说,仅仅一个收入水平是无法界定是否是中等收入群体的,还要包括在一定时期内,收入的稳定性、家庭殷实状况、生活舒适程度、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只有全部符合这些特征的群体才是中等收入群体。
这就表明,中等收入群体除了要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以外,更要体现出就业的相对稳定、生活比较宽裕、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较强,同时收入水平能够覆盖人们对住房汽车、文化体育、休闲旅游、医疗康养、教育培训等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等更多的需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等收入群体不能单一地看收入水平的高低,更要看在这一收入水平之一能够满足的生活状态和幸福程度。因此,我们对所有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和收入水平的确定,必须同时考虑上面的内涵要求。
其次,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被泛化和概念的滥用的起源在哪里?
不能说专家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的说法没有依据,但是恰恰作为专家采用了中等收入群体混乱的概念从而才更令人失望。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出现混乱始于2019年,说起来真的汗颜,出现偏差的是我国的统计权威机构。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报告,其中提出了一个概念:我国低收入群体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月收入在2000-5000元;较高收入群体的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体的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这就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逻辑混乱的起源和出处,同时无论是2000元还是3000元的标准都源自于这个报告。
但这个报告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标准一出来,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争议,最大原因是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与公众自我感觉的差异太大。
月入2000-5000元就是中等收入群体?你不是在开玩笑吗?有的媒体直接质疑:现在一个大学生只要毕业找到工资就是中等收入群体?那中等收入群体是否也太廉价了?
面对各方的质疑,相关机构紧急声明:月入2000-5000并非是指“中等收入群体”,而是这次调查中的使用的“中间收入组”的概念。统计分析中组别的划分套用了一个约定的概念,从而导致了一场世纪乌龙。
但这一乌龙的影响仍然是浣的,并没有随着相关机构的说明而结束,因为这开启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混乱和滥用,专家目前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实际上仍然是这一乌龙事件的延续,实际上仍然在受那次调查报告中中等收入组的概念影响后果。
其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实与理论的结论为什么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实际上,世界上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并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世界银行认为年收入在3650到36500 美元之间就是中等收入群体。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用购买力平价(PPP)换算汇率,则认为年度收入在3万到28万美元之间属于中等收入。可见对于什么是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相差甚大。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也有一个权威机构的数据,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局长提出,当时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了4亿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论,按照我国三口之家家庭年收入的中等收入家庭标准,我国年收入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家庭有一亿四千万左右,最终得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数已超过4亿人。
无论是月收入3000还是年度家庭收入10万元,这个结论都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同,原因在于作为一个中等收入群体的定义,如果仅仅是收入水平划分是简单粗暴的,真正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状态内涵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内容,而这一内容恰恰是因地域、人们消费习惯、已经占有资产的多少而不同。因此,要确立中等收入群体实际上非常困难。
人们一般认为中等收入群体有一项非常通俗的标准,那就是中等收入家庭必须具有购车、购房、闲暇旅游、日常消费的能力,这种需求在我国目前特别是一线城市有非常大的压力,以至于目前形成了严重的千万资产穷人的陷阱,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对中等收入群体的认知和结果的认同。
虽然我们认为现在说月收入3000作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标准确实有一些牵强,但从目前现实看如何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确实有非常大的难度,毕竟生活状态的满意度和生活的幸福指数主观因素更强烈。但让人可怕的是,一些专家基于脱离实际的主观臆念而得出一些并不切合实际的结论并根据这些结论提出政策建议。这才是对社会现状更大的破坏。(麒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