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盘,A股小幅震荡反弹,上证指数盘中一度创出年内新低,随后企稳走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盘面上,知识付费、传媒娱乐、黄金、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建筑、汽车拆解、电信运营、房地产等板块跌幅居前。北上资金净流入亿元。
今天凌晨,英伟达财报出炉,数据远超市场预期,A股英伟达产业链个股也随之大涨。英伟达财报前收涨超3%,逼近前一日所创的盘中最高;盘后公布财报后,股价一度涨近10%,突破500美元创历史新高。
8月24日上午,先进数通) href=/300541/>先进数通(300541)开盘后股价迅速走高,实现20CM涨停。除先进数通外,中富通) href=/300560/>中富通(300560)、鸿博股份) href=/002229/>鸿博股份(002229)、工业富联) href=/601138/>工业富联(601138)、沪电股份) href=/002463/>沪电股份(002463)等早间均有明显涨幅。
传媒娱乐股狂欢
传媒娱乐股早间放量走强,板块指数涨近4%,半日成交超昨日全天成交。横店影视) href=/603103/>横店影视(603103)、金逸影视) href=/002905/>金逸影视(002905)、上海电影) href=/601595/>上海电影(601595)等多股直线涨停,幸福蓝海) href=/300528/>幸福蓝海(300528)、中国科传) href=/601858/>中国科传(601858)等盘中亦一度触及涨停。
2023暑期档接近尾声,票房飙升,接连打破多项影史纪录,为中国电影) href=/600977/>中国电影(600977)市场强势注入新活力。近日七夕档,再度把电影市场推向小高潮。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3年七夕档总票房达亿元,电影《孤注一掷》票房位列第一,《学爸》《念念相忘》票房位列第二、三位。截至8月23日1时55分,影片《孤注一掷》票房突破30亿元,成为了中国影史第19部30亿元票房影片,亦是今年第4部突破30亿元票房的电影。该片目前在中国影史票房总榜上排名第19,距离排名第18的影片《我不是药神》(总票房31亿)仅有些许差距。
而早在8月18日,国家电影局就宣布,我国2023年电影暑期档票房达178亿元,超过2019年亿元的成绩,创造了新的暑期档票房纪录。2023年暑期档观影人次超过亿。更多内容请看《亿!暑期档票房新纪录诞生!》
今年以来,电影市场春节档、五一档、端午档、暑期档几乎档档火爆,这令市场对接下来得国庆档、贺岁档抱有极大的期望,进而对传媒娱乐行业全年业绩极其乐观。
此外,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2023至2027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预计,中国娱乐及媒体行业至2027年收入将达约4799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高于全球的%。
普华永道还预计,中国传媒娱乐行业至2027年细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最高的是电影,将达到%;其次是虚拟现实、电子游戏与电子竞技,增长率分别是%、%。
开源证券表示,基于AI应用、XR游戏长期前景和游戏板块业绩趋势,建议在调整中更加坚定信心,加码配置游戏板块。而暑期档电影进一步验证和强化了“票房—口碑”正相关关系,或助力国产电影继续提升品质,从而有望提升票房的稳定性,继续从更长视角把握电影板块机会。
知识付费高速增长
知识付费概念股早盘异动频频,板块指数一度放量拉升超3%,半日成交接近昨日全天成交。读者传媒) href=/603999/>读者传媒(603999)开盘不到10分钟就直线封涨停,中国出版) href=/601949/>中国出版(601949)亦强势涨停,南方传媒) href=/601900/>南方传媒(601900)、出版传媒等纷纷强势上攻。
近日,“2023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在上海召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快手提供超过3600万场知识类直播,万粉泛知识创作者视频发布量为亿,泛知识内容观看时长达万亿分钟;此外,泛知识视频评论量同比增长%,评论中“有用”出现3400万次,“学会”出现4400万次。
3年疫情,居家办公、居家学习,令知识付费市场迅猛发展,经过3年的线上获取知识的生活,人们对于知识付费高度认可。今年随着疫情的消退,知识付费市场增长速度虽有所降低,但相对其他行业仍属高增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达亿元,较2015年增长约70倍,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亿元。2023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突破亿,2025年用户规模有望达到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报告也显示,2022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实现了%的高速增长;2022年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亿;中国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2278万、涵盖57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
另外,据脉脉数据研究院联合开课吧调研显示,近七成职场人感觉压力大。其中,遭遇职业瓶颈、完不成规定绩效、没时间给自己充电是职场人感到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25岁到30岁处于“职场尴尬期”的“半熟青年”,连续两年成为压力指数最高人群。
职场人的解压方式更偏理性,用学习成长缓解压力是共识。有六成职场人每月愿意花费月收入的10%进行职业培训,且偏向在线职业教育填满碎片化时间。
标签: